不成器是什么意思(玉不琢不成器―一年级语文课本)
(一)课文原句:同上(一年级下册识字第8课)
(二)文化因素:最初出于《礼记·学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道理)。”后来在宋朝王应麟《三字经》中引用。《三字经》的引文是:“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三)文化内涵:《三字经》中这段文字的意思是:小孩儿不学习是很不应该的。一个人幼年时期不学习,到老了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无知识,那是很难有作为的。玉石不雕刻不能成为器物,人不进行学习就不知道礼义廉耻(不知道礼义廉耻,就无法立身处世)。
“玉不琢,不成器”即由引诗中节出,比喻人不经过教育,就不能成为有用的人才。《三字经》正文之前有序言,说明了让儿童读《三字经》的理由,笔者把这段文字今译出来,读者读了能对传统文化关于“儿童读经”有一些了解:祖宗虽远,对他们进行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人们不读经书不讲伦理,是治安被破坏的根源之一。打算求得天下太平,需要从根本抓起;企图减少犯罪之人,唯有让人明白伦理道德孝顺父母。君子唯有务本,国家自然安宁。这段话强调了治国时“法制和教育必须一起抓”的重要性,让人从内心中懂得礼义不想犯罪,在外部又辅之以法律制约。这样做比较全面。
1,“玉不琢,不成器”强调的是:不论质量多么好的玉石,不经过雕琢也不能成为宝物。儿童天性未污染前,和未经过雕琢的玉一样,善言易入,先入为主,一直到大也不会忘记。所以一定要在儿童天性未污染前抓紧教育,失掉机会,就会遗恨无穷。”
2,古人还认为:“但无一个名师点拨,这叫做‘玉不琢,不成器’。”(《说岳全传·第四回》)
相关推荐
- 04-01电视机为什么有电流声(电视机出现杂音,这是怎么回事?)
- 04-01白芨为什么贵(现在农村最贵的药材有哪些?)
- 04-01为什么富贵竹养不活(富贵竹已被拉入黑名单,原因有4点)
- 04-01别墅为什么不好出手(二手别墅为何卖不掉?)
- 04-01鸿运当头为什么不红了(鸿运当头不红了怎么办)
- 03-31财运在哪个方向以哪里为标准(怎么找财位)
- 03-31冰箱为什么要定期除冰呢?
- 03-31为什么喜欢睡高枕头的原因(睡觉时,枕头越高越好)
- 03-31冰箱为什么流水(冰箱流水怎么回事?)
- 03-31为什么节能灯关了还会微亮(灯关掉了,还有微亮现象,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