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四九棒打不走什么意思(方言俗语里那些可能被你忽略了的常识)

武术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
本是习武之人的苦练箴言,后为其他苦练者借用的激励之语。三九、三伏,是两个节令用语。三九,冬令分“九九”,也就是从“一九”数到“九九”,这就是俗称的“数九寒天”。从立冬(二十四节气之一)开始,每九天为一个“九”,第三个“九”与第四个“九是冬天最冷的一段时间,故有“三九”之说。俗语说“三九四九,棍打不走”,是形容这段时间最难熬。三伏,夏令分三伏,即初伏(俗称“入伏”,入伏不在二十四节气之内)、中伏与末伏。三伏,初伏、中伏、末伏的总称或者专指末伏。三伏天是夏天中最热的一段时间。初伏从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开始,为初伏第一天,第四个庚日是中伏第一天,立秋后第一个庚日是末伏第一天。所以,初伏、末伏各为10天,中伏10天或20天。

古代练武图
人过三十,草过天社。
是说人过了十三岁以后体力与精力都开始下滑,草木过了天社日,开始日渐衰败。这是一种自然规律的反映,前者是由人的寿命及生理特性决定的,后者是由节令决定的。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天社,即天社日,也称社日,是我国古代春、秋两次祭祀土神的日子。春社,在立春后第五个戊日,秋社,我立秋后第五个戊日。俗语里指秋社。

杆秤
一个半斤,一个八两。比喻双方性质相同,不分彼此,不相上下。
旧制秤,一斤十六两。半斤、八两同样重。
关于十六两一斤的来历,有两种说法,《前汉律历志》载:“十六两成斤者,四时乘四方之象也。”《小尔雅》载:“二釒爰四两谓之斤。注:六两谓之釒爰。”依据《前汉律历志》的说法,创制者是根据一年四季(即四时)乘以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即四方)得到十六,用作一斤的足两数,表明古人尊崇天地的理念。民间则有另外说法,北斗七星加上南斗六星,共合十三两,再加上“福”、“禄”、“寿”三两,共合十六两,为一斤。蕴含做买卖的人如若短斤缺两就折了自己的寿命或减损自己福禄,以此督促做生意的人自律。
不过,根据秤的点数称为“秤星”名称来看,民间的说法或许是其渊源。
新中国成立以后,五十年代初期为了方便人们生活,中央政府颁布政令,将旧制一斤十六两改为一斤十两。

物理用天平
中国杆秤源于古代衡器——天平。衡器是古代三大测量手段之一,即度量衡。度,即测量物体长度;量,即量器,也称容器,测量物体体积;衡,即衡器,测量物体重量。衡器,原本就是天平,是利用杠杆原理设计的一种仪器,支点在中间,两端物体重量必须相等才可以平衡。这样,根据一端衡权(珐码)的重量读数就可以知道另一端物体的重量。后来,根据天平原理发明了杆秤。杆秤由秤杆、秤钩、秤砣(也称权、秤锤)及秤系组成。
相关推荐
- 04-01电视机为什么有电流声(电视机出现杂音,这是怎么回事?)
- 04-01白芨为什么贵(现在农村最贵的药材有哪些?)
- 04-01为什么富贵竹养不活(富贵竹已被拉入黑名单,原因有4点)
- 04-01别墅为什么不好出手(二手别墅为何卖不掉?)
- 04-01鸿运当头为什么不红了(鸿运当头不红了怎么办)
- 03-31财运在哪个方向以哪里为标准(怎么找财位)
- 03-31冰箱为什么要定期除冰呢?
- 03-31为什么喜欢睡高枕头的原因(睡觉时,枕头越高越好)
- 03-31冰箱为什么流水(冰箱流水怎么回事?)
- 03-31为什么节能灯关了还会微亮(灯关掉了,还有微亮现象,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