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璜拜伦简介(“能和《唐璜》比肩的名著,这世上确实不多” )

拜伦(1788—1824)写《唐璜》,是一八一八至一八二三年间的事。这时他已移居意大利,年龄虽刚过三十,在人生经验和艺术修养上却都已臻成熟之境。
所谓人生经验,主要是指两点:第一,他在英国国内曾以一个有诗名的青年贵族身份成为名公贵妇们的座上客,在时髦社会上大红了一气,但后来因离经叛道的言行和私生活上的问题又反而大受攻击,他于是愤然离国去意;第二,他在意大利参加了烧炭党人的地下抗奥活动。这样,他对英国上层社会的炎凉世态和欧洲大陆的民族解放运动都有了亲身体会。
所谓艺术,是指他已从初期的抒情诗、故事诗、纪游诗、诗剧进到讽刺诗,风格也从绚烂归于平易,能够写得得心应手了。
换言之,在人生经验和艺术修养两方面,拜伦已经为写《唐璜》准备了条件。
人文社网格本版《唐璜》
查良铮 译
《唐璜》不好写,因为这是一个欧洲中世纪旧传说,传说中的唐璜其人是一个专门玩弄妇女的登徒子,而且已经由莫里哀和莫扎特写进过喜剧和歌剧,要把他写得风流放荡不难,要把他写得有点不同或有点意义却不易。
那么,拜伦笔下的唐璜又是什么样子?
他写他是一个热血青年,心地善良,虽然也落进过情网并参加过战争,却有正义感,怜悯弱小,例如在伊斯迈战役里从哥萨克骑兵的刀下救出了小姑娘莱拉。
他又写他充满了青年人的天真和好奇心,观察力特别敏锐,这样就可以通过他的眼睛把欧洲的现实尽量收了进来。为此拜伦还把唐璜的活动年代从中世纪拉到十八世纪,否则也就谈不上参加俄土之间的伊斯迈战役了。
这样就使得唐璜从登徒子变成了英雄。这是拜伦的一大创新。

而这样做,又把故事的内容充实了。《唐璜》吸引人之处首先在于它是一个极有趣的故事,从唐璜受少妇朱丽亚勾引、被她的伯爵丈夫带人举着火把搜查她的卧室开始——这是一个绝妙的轻歌剧场面——跟着来了一连串动人的情节,诸如海行遇险,在希腊岛上与海黛恋爱,被卖为奴而混入土耳其苏丹后宫,参加伊斯迈战役,受俄国女皇宠幸以及被派为使节去英,抵英后的各种奇遇,等等,都会教人读得入迷,放不下书来。世界名著之中,内容生动、戏剧化能同《唐璜》相比的,确实不多。
然而《唐璜》又不仅仅是一个故事。读者会注意到作者一边讲故事,一边发议论。他始终在场,好像此书有两个主角:一个是唐璜,一个是拜伦自己,而且两者形成对照,一个天真,一个世故,一个行动,一个旁观而冷言冷语。他的议论把十九世纪的欧洲现实拉了进来,例如他这样评说滑铁卢战役的获胜者、英国军阀惠灵顿:
你“杰出的刽子手呵,”——但别吃惊,
这是莎翁的话,用得恰如其分,
战争本来就是砍头和割气管,
除非它的事业有正义来批准。
假如你确曾演过仁德的角色,
世人而非世人的主子将会评定;
我倒很想知道谁能从滑铁卢
得到好处,除了你和你的恩主?
(第九章第四节)
这是拜伦有意插进的一段话。他写此诗的目的之一是讽刺,尤其是讽刺他所处的十九世纪社会,因此借题发挥,除了这里骂惠灵顿,还在别处骂英国国王、众多大臣和无行文人,骂得不够还常宣告人民革命之必然到来。
有的时候, 他也谈书论艺, 回忆过去(如自豪于曾经泅渡海峡——见第二章第一○五节),瞻望将来(如预言有一天人会坐飞船登上月球——见第十章第二节), 既有有趣的话题, 又有机智、锋利的言词,构成了全诗另一种吸引人的内容。
所以我们可以说,此诗有一种历史的层积:中世纪、十八、十九世纪集合于此,再加有两个主人公出没于诗行之间。它一点儿不单薄,这又是它胜过一般故事诗的地方。
人文社网格本版《拜伦诗选》
能够做到这点,拜伦在技巧上得力于两个因素。
一个是常在的因素,即他对于口语英文的绝对掌握。他写诗以十八世纪的蒲柏为师,而蒲柏就善于用一种干净、机智的口语入诗。
一个是他到意大利后才获得的本领,即学到了如何运用意大利八行体(ottawa rima)。这诗体经过意大利诗人普尔其、勃尼等人的运用,有一个显著的优点,即能够适应口语风格,做到庄谐并陈,伸缩自如。它的脚韵安排是ab ab ab cc,最后二行可以用来小结或转接。拜伦对它进行了一点改造,即把意大利原型的每行八音节延长为更适合英语诗的十个音节,但保留了它的韵律,特别是在最后互韵的两行上下功夫,使它们能起到所谓“倒顶点”的作用,即到诗段之末,突然出现一个倒笔,把前面六行所说的一下勾销,取得特殊的讽刺效果。关于惠灵顿的另一段之末就有这样的倒笔:
“各族的救星”呀,——其实远未得救,
“欧洲的解放者”呀,——使她更不自由。
(第九章第五节)
这种否定迅如闪电,效果特别明显,就是因为运用了倒笔。
另一例如:
帝王支配万物,但不能变其性,
而皱纹,该死的民主党,绝不奉承。
(第十章第二十四节)
则是更多地带有冷嘲味道,意味也更隽永了。
这些评论是有趣的,但拜伦又注意使它们不喧宾夺主。它们毕竟是故事的附庸,而故事一直在进行着。拜伦虽未最后完成这部巨著,但巨著的总结构已经清楚。其中的主线之一是唐璜的两次旅行,一次自西向东,从西班牙到俄国,一次自东到西,自俄国到英国。这两次旅行使他接触到欧洲广大地区的山川、城堡、人物、事件,更使得本诗内容五彩缤纷。我们读着本诗,享受到既读故事又读游记的乐趣,而拜伦早是纪游的能手,这已有四册《恰尔德·哈罗德游记》为证,无须我们多说了。
这一切使得《唐璜》的内容异常丰富,但还要加上另外一点,即弥漫全书的浪漫气氛。唐璜毕竟还是一个浪漫青年,他同海黛的恋爱是浪漫的,他的两次旅行是浪漫的,等到他到了英国,我们又看到了他的浪漫气质是怎样地同世故、虚伪的英国社会不调和。拜伦的笔不论怎样讽刺,总是满载着浪漫情思的,写景则纵情歌唱:
黄昏的美妙时光呵!在拉瓦那
那为松林荫蔽的寂静的岸沿,
参天的古木常青⋯⋯
(第三章第一○五节)
写人则一往情深:
每人就是对方的镜子,谁看谁
都是眼里亮晶晶地闪着欢乐:
他们知道,这宝石一般的闪光
无非是他们眼底深情的反映。
(第四章第十三节)
无须多引了,亲爱的读者,读吧,这部讽刺史诗里有一个现实的欧洲,又有一个浪漫的想象世界。
王佐良
一九九二年八月


外国文学史上的今天 | 乔治·戈登·拜伦——满腔热忱的英雄诗人
拜伦:善不只是说话,幸福并不只是梦想
相关推荐
- 04-01电视机为什么有电流声(电视机出现杂音,这是怎么回事?)
- 04-01白芨为什么贵(现在农村最贵的药材有哪些?)
- 04-01为什么富贵竹养不活(富贵竹已被拉入黑名单,原因有4点)
- 04-01别墅为什么不好出手(二手别墅为何卖不掉?)
- 04-01鸿运当头为什么不红了(鸿运当头不红了怎么办)
- 03-31财运在哪个方向以哪里为标准(怎么找财位)
- 03-31冰箱为什么要定期除冰呢?
- 03-31为什么喜欢睡高枕头的原因(睡觉时,枕头越高越好)
- 03-31冰箱为什么流水(冰箱流水怎么回事?)
- 03-31为什么节能灯关了还会微亮(灯关掉了,还有微亮现象,怎么办?)